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l,ES细胞)是早期胚胎(原肠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无论是在体外还是在体内环境,ES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
胚胎干细胞研究在美国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支持者认为这项研究有助于根治很多疑难杂症,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慈善行为,是科学进步的表现。而反对者则认为,进行胚胎干细胞研究就必须破坏胚胎,而胚胎是人尚未成形时在子宫的生命形式,这违反生命伦理。
2003年12月24日,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发了《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明确了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定义、获得方式、研究行为规范等,并再次申明中国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禁止买卖人类配子、受精卵、胚胎或胎儿组织,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获得方式和研究范围。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第五条规定,用于研究的人胚胎干细胞只能通过下列方式获得:
展开剩余36%(1)体外受精时多余的配子或囊胚;
(2)自然或自愿选择流产的胎儿细胞;
(3)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所获得的囊胚和单性分裂囊胚;
(4)自愿捐献的生殖细胞。
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1)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
(2)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
(3)不得将人的生殖细胞与其他物种的生殖细胞结合股票配资正规网。
发布于:湖南省配多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